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图片新闻>

经济大省挑大梁丨江海奔流与日新——江苏以高质量发展实绩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2025-04-10 09:24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大江奔流,日夜不息;大海澎湃,弦歌不辍。

凭海跨江的经济大省江苏,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增量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跃升至全国第二,持续为全国贡献优质增量。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深刻阐明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把握好的着力点。

实干笃行,勇挑大梁;举网以纲,千目皆张。

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新质生产力,以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增创先发优势,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检验发展质效,江苏在强化使命担当、把准实践路径中,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推动“两个创新”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

3月26日,在机器人弹奏的钢琴声里,南京举办2025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成立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4个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次日,苏州在北京举行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路演,台上台下的交流碰撞中,吸引着科研团队与投资人双向奔赴……

在南京举行的2025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展示区,嘉宾在拍摄机器人弹钢琴(2025年3月26日摄)。新华社发(张梦 摄)

全国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去年落户江苏以来,南京、苏州两个核心承载区动作频频,映照江苏“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的奋斗身姿。

打牢科研地基。江苏加快构建以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为核心,40余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基干的实验室矩阵,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在南京紫金山实验室6G综合实验室,科研人员展示自主研发的贝叶斯学习基带芯片(2023年7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凝聚态物质中引力子模的实验发现,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发现超大质量黑洞影响宿主星系形成演化的重要证据——最新公布的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有三项出自江苏。

建高产业大厦。江苏激活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抢占竞争制高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大运河畔,我国自主研制的F级燃气轮机透平一级动叶,在江苏华电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成功挂机运行。云龙山下,数字孪生技术让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实现高精度虚拟平台测试、设计和验证……

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的突破、智改数转网联的普及,催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目前,江苏牵头和参与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累计达14个、数量全国第一。

在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模组车间,生产人员对硅基OLED微显示产品进行检测(2024年5月15日摄)。该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业化成果曾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打通堵点卡点。江苏持续打造从实验室到车间、从校园到工厂、从书架到货架的通路,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

龙头企业募资、科研机构协同攻关。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说,产研院已与420多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成立联合创新中心,成功对接千余项企业技术“真难题”。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江苏开展核心技术“攻坚行动”、高校科研“策源行动”、人才引育“登峰行动”等,构建全要素贯通的创新生态,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深化改革开放,增创先发优势

开拓市场,今年前两月营收同比增长9.3%;平台迭代,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超200%——5家省属国企重组为新的苏豪控股集团,改革活力显现。总规模500亿元的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首个直投项目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开拓具身智能……

先行先试、内外兼修。江苏努力“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

推进深层次改革,不断除障碍、增动能。

率先出台省级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任务清单,将开展首轮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等列为今年重点工作……破立并举,持续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民间投资纳入省级重大项目清单,用地等要素保障享受同等待遇;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列入今年立法项目……优势互补,落实落细“两个毫不动摇”。

无需提交材料,10分钟即办出道路运输“三证”。破除部门壁垒、推动数据共享,在全国率先落地29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一体推进,优化“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大环境。

扩大高水平开放,大力拓空间、添活力。

借助大数据建模,苏州工业园区试点医疗器械差异化合格评定,飞利浦医疗(苏州)有限公司进口自用料件通关时间减少95%。这里正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在苏州工业园区纳米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生产车间检查晶圆质量(2024年1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一键直达,“政策计算器”为企业精准匹配最新优惠政策;激活产权,20余万件专利转化为企业“数字资产”……江苏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近450项,28项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

以改革提高开放水平,以开放提升改革质量。江苏努力以制度供给增创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落实重大战略,展现更大担当

长江入海口北岸,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超七成的规上企业来自上海、苏南;苏州金鸡湖边,往上海浦东、嘉兴南湖的低空交通环线开通,30分钟可以互达。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江苏奋力“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

更加主动激活叠加优势,全方位融入长三角、长江经济带。

贴近上海大院大所,江苏南通每个县区都创办了“科创飞地”;“水上沪宁线”芜申运河江苏段等级提升,助力安徽定埠港航线和吞吐能力扩容;围绕新能源产业集聚创新力量,重庆大学等院所的10多家高端科创平台落子常州溧阳。

更大范围实现联动协同,全面深化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深度对接。

苏州昆山从深圳引来数百亿投资科创项目,无锡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起近20个“科创飞地”,南京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地转化15个高水平颠覆性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与京津冀间加速对流。

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招商引资实到资金、市场“小组团”援藏销售额等16个第一,标注江苏对口援藏30周年成就;9家产业园崛起在伊犁河谷,见证江苏援疆不遗余力授人以渔……

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江都水利枢纽(2025年3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更强使命守护一方水土。江苏以占全国3.2%的耕地,生产了全国5.5%的粮食,端稳8500万人的饭碗、自给有余。太湖水质总体达到Ⅲ类,创30年来最好水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扬州,累计向北调水450亿立方米,水质连续13年为“优”。

促进共同富裕,用心投资于人

河湖交汇处的宿迁,由曾经的4个省级贫困县组成,近年经济增速却频频领跑全省,也早已跻身全国百强地市。

江南江北皆春色,城市乡村两相宜。南京江宁的苏家理想村,经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改造,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小山村蝶变为年游客接待量3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近2000万元的“网红村”。

南北共建园区挂钩帮扶、“一市一策”精准扶持、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江苏城乡居民收入比值连续13年缩小,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省份之一。

区域城乡差距缩小,共同富裕扎实推进。江苏着力“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把中小学教室都装上空调,把慢病筛防中心建到市民家门口,让农民在家用上无害化厕所……2022年以来,江苏每年安排落实天博官方网站(China)在线/注册/登陆/官网实事50多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天博官方网站(China)在线/注册/登陆/官网建设。

来自北京、上海的医疗专家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第一人民医院为群众义诊(2025年3月30日摄)。新华社发(许昌亮 摄)

就业服务惠及越来越多群众。社区里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有专门人员帮助匹配岗位、提升技能。今年前两月,江苏城镇新增就业20.98万人,实现同比增长。

既抓好最基本的天博官方网站(China)在线/注册/登陆/官网保障,也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门票售罄开场、掌声如潮收尾,江苏改编创排的民族舞剧《红楼梦》,已在全国30多城演出300多场,有年轻观众追着剧团跑了20多座城市。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让群众喜闻乐见、念念不忘。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表示,作为第二经济大省,江苏将坚定信心、知重负重、主动作为,把挑大梁要把握好的“四个着力点”落细落实,把中央要求转化为“施工图”“任务书”,以扎实的工作和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

文字记者:刘亢、陈刚、杨绍功

视频记者:张宝亢、刘宇轩、黄培锋、林凯、吴昊天、许畅

海报设计:刘思录

统筹:陈炜伟、陈朔、周咏缗、邱世杰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