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图片新闻>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企业样本篇丨大漠大智控何以点亮“赛博烟花”

2025-03-28 09:02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深圳3月27日电 题:大漠大智控何以点亮“赛博烟花”

新华社记者王攀、孙飞、梁旭

中欧班列穿越时空隧道,沸腾火锅里跳出巨大辣椒,山茶花、新春灯笼接连登场……蛇年春晚重庆分会场,3000架无人机带来的“赛博烟花”在夜空绽放。这些“空中演员”,来自广东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9年前,“60后”刘汉斌选择无人机创业时,未承想,他带领的团队可以短时间内走出一条以天为幕的新“赛道”,产品服务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市民、游客在深圳湾观看大漠大智控呈现的10197架无人机编队表演(2024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从文旅景区、晚会演出,到品牌广告;从80架、3000架,到1万多架;从平铺闪灯、图文切换,到三维造型、动态变化……天空不是极限,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大漠大智控正不断打开无人机场景应用发展新空间。

从零起步,打开新业态之门

2024年国庆前夕,超万架无人机在深圳飞上低空,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无人机灯光秀的同时,也创造了“单台电脑控制最多无人机同时升空”“最多无人机组成的空中图案”吉尼斯世界纪录。

新潮的无人机往往与创意勃发的年轻人关联。而这场表演的实施者,大漠大智控董事长刘汉斌却是个“60后”。

“虽然年长一些,但心理年龄却不老。”在深圳龙华区数字创新中心的办公室,刘汉斌笑着对记者说,自己的学习、工作、成长经历,为创业作了充分准备。

10多年前,随着微机械陀螺仪(MEMS陀螺仪)、开源飞行控制系统的成熟,消费级无人机开始出现,大疆等产品逐步走入大众视野。

市民、游客在深圳湾观看大漠大智控呈现的10197架无人机编队表演(2024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这也让刘汉斌感到兴奋。“我1988年大学毕业到一家企业的研究所工作,接受过空气动力学课程的培训,一直对飞行器感兴趣。”刘汉斌说,他20世纪90年代下海来到深圳,在数据通信领域积累了“技能点”,在消费级无人机爆发的前夜,自己感到创业的时机快成熟了。

随后,刘汉斌回到老家湖北,天天与航模圈的“发烧友”交流学习,经过了一年,直言“集齐了无人机创业的‘知识拼图’”。2016年,他与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师生成立了公司。

“最开始我们只是做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发,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们转舵到无人机编队表演。”刘汉斌说。

2015年底,英特尔公司在德国汉堡用100架无人机完成了一次无人机表演。视频传入国内,引起电视台导演关注,该导演联系到在业内已经小有名气的刘汉斌团队:能否在2016年6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节目中,做一场类似的无人机表演?

“接到任务时,只剩25天。”刘汉斌回忆,他与团队伙伴们以小时为单位倒计时,分工协作、研发制造、测试飞行。

大漠大智控10197架无人机进行编队表演(2024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同事有1台电脑控制5架无人机的技术,但当时无人机使用无线电通信实时控制,若数量多、范围大,需要解决通信问题。“我正好对这块比较熟悉。”刘汉斌对同事说,“你把代码从5架扩展到100架,我来负责搞定通信。”

如今担任大漠大智控副总经理的覃海群当时还是研一学生。

“当时,条件比较简陋,无人机表演需要靠同伴们手工打造,大家手工缠灯带、用手量无人机之间的距离。”覃海群说,大量的测试工作在户外进行,夏天天气炎热,还有同事中暑,休息恢复后继续投入工作。

努力终获成功。2016年6月25日,80架无人机同时起飞,80颗五角星点亮夜空,刘汉斌团队完成了无人机编队表演——《红星照耀中国》。

“表演成功后,大家都跳起来鼓掌欢呼。”覃海群说,“国外企业能做到的事,我们也齐心协力做到了。”

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次”,也坚定了刘汉斌的信念:唯有创新,才能打开未来发展的更大空间。

在位于深圳市龙华区的大漠大智控生产车间,工人在检测第四代无人机(2025年3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更新迭代,以技术创新开拓更大市场

从0到1难,从1到100也不易。

如何让无人机表演更加标准化,是大漠大智控面临的首要难题。

“早期的技术比较有限,我们需要通过大量人力弥补控制上的不足。”覃海群说,“当时100架无人机要6到8个飞手做安全应急时的手动备份控制,飞机飞到哪里,我们的飞手就需要拿着遥控器在地面上跟着跑到哪里。”

2017年,大漠大智控开始在珠海长隆海洋王国驻场表演。公司技术支持工程师刘笑语回忆,从摆放到开机,每一个流程都要一架一架手工操作,一排人弯着腰,看起来像在“插秧”。

如何减少人工操作流程、降低“插秧”距离误差?如何让更少的飞手控制更多的无人机,甚至归集到1台电脑终端之中?如何提高无人机在空中的稳定性?

大漠大智控的10197架无人机编队表演创造了“单台电脑控制最多无人机同时升空”“最多无人机组成的空中图案”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表演结束后,大漠大智控团队成员合影留念(2024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研发,试错,完善,升级。2022年,大漠大智控推出了第三代“无人机集群自动化表演系统”,无人机直接“从箱子中起飞”,大大提升了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至此,我们的无人机可以一键实现全部加电、自动健康检查、3D实景仿真,自动起飞之后还能回到箱中自动完成收纳,定位精度达到毫米级。”覃海群说,公司统计数据显示,这一系统可令无人机表演场地面积减少80%、人力成本降低50%、执行效率提升6倍。

更多数量的无人机,也对后台负载和数据库分析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覃海群说,为解决无人机通信频率干扰、降低飞行安全隐患,大漠大智控选择自组局域专网进行通信,“在我们的局域网里,一个无线接入点能够负责200台左右无人机的通信”。

景区驻点演出、婚庆场合表演、企业拍摄广告……

在位于深圳市龙华区的大漠大智控办公室,艺术设计部的员工在设计无人机表演的图案(2024年1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随着技术和应用更加成熟,无人机表演的市场也不断拓展。大漠大智控的统计数据显示,至今公司已在国内超50座城市建立天空数字新媒体常态化应用基地,与国内100余家文旅景区和主题乐园合作演出,拥有超100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年营收过亿元。

发展的脚步,也向海外行进。

大漠大智控副总经理、海外市场部部长何振川说,2019年大漠大智控第一次走出国门,在印度恒河上空做了一次宝莱坞电影发布的无人机表演。2021年迪拜世博会上,大漠大智控又连续做了数月的无人机表演。但当时,受技术、人力等局限,出国表演服务的成本很高。

“随着我们研发出搭载新系统、更加成熟稳定的产品,2022年公司开始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何振川说,当时新产品的第一个客户是韩国客户,我们在线上远程教学,一个星期就教会了他们使用我们的产品进行飞行表演。

“越来越多的海外客户在网上看到我们的飞行表演视频后,主动与我们联系。”何振川说。截至目前,公司产品已销售到日本、韩国、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亚、阿联酋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漠大智控技术人员现场执飞10197架无人机进行编队表演(2024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不到10年间,大漠大智控从以人工为主操作80架无人机表演,升级到超10000架无人机箱式起飞、自动降落。“技术上来说,无人机飞行数量已不再是难题。”覃海群说,“未来,要更加注重内容创意,让无人机编队表演更好看、更有意义。”

努力奔跑,在新赛道上点亮美好发展前景

技术进步使无人机表演市场价格下滑,部分文旅景区和主题乐园对无人机表演产生“审美疲劳”,个别安全事故带来负面舆情冲击……伴随行业快速发展,一些“成长的烦恼”也有所显现。

行业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

“我们还在不断创新。”刘汉斌说,比如在近期的无人机表演中,已经可以演示出人们打乒乓球、打咏春拳的丝滑视频画面。

“飞上天空的无人机组成上中下3层网格,每一层每个无人机之间间距约0.6米,从地面往上看,成百上千架无人机点位复杂度、密集度进一步提升,观众如同观看一部‘空中电影’。”刘汉斌介绍。

在位于深圳市龙华区的大漠大智控生产车间,工人在生产第四代无人机(2025年3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我们还在不断挖掘提炼新的文化符号并融入到设计中,寻找科技与艺术的平衡点。”大漠大智控艺术设计部部长彭灵说。

在刘汉斌看来,未来的无人机表演,可以是电子烟花、亮化载体,更可能是空中媒体。

“烟花只能营造氛围,而无人机表演能呈现更精准具体的内容。”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说,无人机表演还自带低碳环保、高新科技等亮点,有望成为新一代的宣传媒介。

“无人机集群可能会像路灯、户外电子大屏一样,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覃海群说,“只要按一下遥控器,无人机编队就可以自动起飞进行表演。”

安全问题也正在引起社会更多重视。刘汉斌说,近年来大漠大智控持续加大安全投入,并发布了《无人机编队飞行表演安全规范》,“无人机飞得更安全,才能更好助力低空经济行稳致远”。

在位于深圳市龙华区的大漠大智控生产车间,工人在生产第四代无人机(2025年3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今年1月,一场无人机编队灯光秀在济南章丘明水古城举行,2000架无人机在空中时而形成盛大烟花,时而组成太空飞船,时而呈现时髦少女,引发观众瞩目。

覃海群介绍,这次表演使用了大漠大智控最新发布的第四代“无人机集群自动化表演系统”,通过搭载智能降落伞触发装置,当无人机出现异常状况时,能够在30至60米的高空自动开伞,减缓坠落速度,保护无人机和地面财产。同时,无人机防雨、耐寒等标准均有所提升。

春节后,覃海群感觉海外订单更多了、工作更忙了。“2024年公司出口比2023年同比提升超30%,今年以来延续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天上几分钟,台下数年功。“无人机表演产业正朝着安全化、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四大趋势发展。”刘汉斌说,坚实的技术支撑,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得以实现的基石,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创新、不断优化方案,为企业及行业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