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国际新闻>

滞胀威胁加剧,美联储“按兵不动”引市场担忧

2025-03-21 08:56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当地时间19日,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4.50%之间。美联储当天发布最新一期经济前景预期,其将今年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通胀中值预测从2.5%上调至2.8%,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中值预测从2.1%降至1.7%。有媒体注意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发布会上16次提及“不确定性”,坦言关税政策正推高物价。而美联储点阵图显示其内部对降息路径分歧加剧,多家媒体分析称,美联储正在滞胀风险与衰退隐忧间艰难寻求平衡。

将耐心等待更清晰的市场信息

彭博社报道称,美联储在议息会议后发表的声明中表示,围绕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在增加,并删除了“委员会判断实现就业和通胀目标的风险大致平衡”的表述。美联储点阵图显示,其预计今年进行两次幅度25个基点的降息。

在议息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多次使用了“不确定性”来描述美国的经济,但他表示,不需要担心美国会重演上世纪70年代大通胀的情形,美联储也无须急于调整政策立场,将耐心等待更清晰的市场信息以区分信号与噪音。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鲍威尔向记者们承认,美国政府对贸易伙伴征收全面关税的计划,影响了美联储对通货膨胀和经济的展望。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及俄乌冲突推动美国通胀水平持续走高,并在2022年6月创下了9.1%的40年最高纪录,随后开始从高位下降。但从去年年底开始,美国通胀水平开始出现反复,不断逼近3%。与通胀走势相对应,美联储自2022年3月至去年7月累计加息525个基点以抑制通胀。随着通胀水平走低,去年9月起美联储连续三次会议降息,累计降幅100个基点。在通胀出现反复后,今年1月的第一次议息会议时,美联储决定暂停降息。

路透社引述思博瑞投资管理公司分析师的观点认为,“鉴于对关税以及关税可能影响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的担忧日益加剧,美联储因此采取了市场普遍预期的观望态度。”

“这会让美联储左右为难”

每次议息会议美联储关于美国经济以及利率走势的表态都会引发市场关注,并被贴上“鹰派”或“鸽派”的标签,但3月的议息会议却让华尔街众说纷纭。

彭博社报道称,接受采访的分析师对美联储周三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和看低经济增速并上调通胀预期的反应不一。摩根资产管理全球固定收益主管鲍勃·米歇尔称,美联储做出的决定偏鸽派。毕马威首席经济学家黛安·斯旺克和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马修·卢泽蒂则认为更偏鹰派。

据路透社报道,布兰迪全球投资管理公司的投资组合经理马特里尔认为,“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不确定性。因此,这不是鸽派或鹰派的暂停降息,而是一次充满不确定性的暂停。”他表示,美联储继续降息的信心在减弱,对因政府政策不确定性导致的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上升表现出更多担忧。

《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称,美联储政策制定者有时被称为抗击通胀的紧缩“鹰派”,有时被称为捍卫劳动力市场的宽松“鸽派”。现在,鲍威尔看起来更像一只鸭子——表面上平静,但鸭掌在浑浊的水面下不停地划水。报道认为,美联储必须在通过降息来缓解需求压力,与通过维持较高利率来抑制物价上涨之间作出抉择。富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杰伊·布赖森说,“这会让美联储左右为难。”

滞胀威胁引发担忧

在美联储议息会议前两天,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3月17日将美国2025年和2026年经济增速预期分别下调至2.2%和1.6%,较此前预测分别下调0.2和0.5个百分点。

根据市场情报和金融研究平台AlphaSense的调查数据,去年最后三个月,美国各类企业电话会议上有61次提到了“软着陆”一词。但自今年以来,提到该词的次数已降至7次。另外,“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也触及1985年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水平,上一次的最高点出现在新冠疫情暴发初期。

美国恒康投资管理公司联席首席投资策略师艾米丽·罗兰对路透社表示,美联储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同时上调通胀预期,隐含着对滞胀的担忧,这对美联储来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他们可能不得不继续等待,看高通胀和经济增长放缓到底哪个的影响更大。《金融时报》报道引述分析人士的话认为,美联储的新预测“基本上表明我们处于滞胀经济状态”。

【责任编辑:刘梦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