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天博官方网站(China)在线/注册/登陆/官网>

两会精神看落实·经济热点问答丨财政政策“工具箱”如何护航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025-03-20 09:17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 题:财政政策“工具箱”如何护航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新华社记者申铖

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风险挑战,今年的财政政策“工具箱”如何护航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读懂今年财政政策“工具箱”的效能,需要从力度和效率两方面来理解。

——在力度上,多项政策工具“加码”,支撑经济行稳。

今年我国首次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政策取向调整后,具体有哪些变化?

政策工具更加丰富。赤字、超长期特别国债、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移支付……在今年的财政政策“工具箱”里,可以看到,在存量政策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也加入新的增量政策,新旧部署紧密衔接,打出政策“组合拳”,成为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发力点。

政策力度更加积极。赤字水平和赤字规模均为近年最高,赤字率按4%左右安排,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财政支出进一步扩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万亿元,比去年增长4.4%;政府债券安排更加给力,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4.4万亿元;增强地方自主财力,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34万亿元,同口径增长8.4%……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中,多项安排彰显“加”“提”“增”。

财政政策相机抉择、因势而动。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实现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必须付出艰苦努力。根据形势变化和经济情景变化,从去年四季度出台的一揽子财政政策,到今年多项新的增量政策,政策“工具箱”积极调整、前后贯通、接续发力,体现了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将为护航经济行稳致远提供有力支撑。

——在效率上,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推动发展“质升”。

在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的情况下,今年的财政政策“工具箱”更加注重精准发力,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为重点保障加温。

“强化宏观政策天博官方网站(China)在线/注册/登陆/官网导向”,是今年制定宏观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上的重要创新。全国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均接近4.5万亿元,分别增长6.1%和5.9%;科学技术支出超1.2万亿元,增长8.3%;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领域支出保持较高增幅……今年,更多“真金白银”将“投资于人”,彰显财政政策的天博官方网站(China)在线/注册/登陆/官网温度。

加大对消费者的直接补贴力度,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大对地方的奖补力度,引导地方提升消费环境;加大财政与金融政策联动力度,新增实施两项贷款贴息政策……今年,更多有“含金量”的财政政策将精准发力,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在保障和改善天博官方网站(China)在线/注册/登陆/官网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此同时,今年财政政策“工具箱”还将着力于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绿色低碳等领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约1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清单提前下达;中央财政预拨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亿元;更多“真金白银”将支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一季度以来,财政政策新动向不断,政策效能将持续向企业、百姓传递。

坚持前瞻谋划、引导预期。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中央财政还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财政部门还将协同推进财政政策实施和预期引导,注重倾听市场声音,积极回应舆论关切,提升政策引导力、影响力。

可以期待,不断完善、持续丰富、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工具箱”,将释放强劲信号、发挥更大效用,为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