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要闻>

经略海洋 科技先行

2025-04-09 08:4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当前,海洋经济已成为沿海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最具活力和前景的领域之一。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只有以海洋高新技术为支撑,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性和创新驱动性,才能持续激发蓝色动能。

海洋科技创新首先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构建“三位一体”创新体系。要制定海洋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深海能源开发、海洋智能装备、海洋生物基因工程等一系列攻坚领域,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卡脖子”技术攻关。同时,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建立跨部门海洋科技协调机制,统筹各个层次的研发平台,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工程应用的贯通链条。此外,要推动崂山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开放共享,构建全球海洋科技联盟,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深海科技竞争本质是技术集群的较量,要在基础研究上狠下功夫。海洋科学涵盖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等多个学科,需要深入探索海洋的基本规律,构建海洋科学理论体系。因此,在对海洋基础研究加大投入时,要树立长期观念,摒弃急功近利的想法,让科研人员能够心无旁骛地开展研究。厚积薄发,带来更多“从0到1”的突破。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需以科技创新为内核,实现三产深度融合。科研与产业“两张皮”问题由来已久,必须打破阻碍融合的“隐形墙”“玻璃门”,建立全新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要通过建设专业的海洋科技园区,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使科研与产业共生共荣;要支持企业参与海洋科技研发,实现企业与科研无缝衔接;要建立海洋科技产业联盟,让科研与产业在产业链协同发展中,共同发挥应有的作用;要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培育海洋领域独角兽企业,形成“龙头企业+专精特新”的雁阵格局。

海洋科技攻关需秉持开放合作理念,构建“双循环”创新生态。一方面,深化与其他国家的深海技术联合研发;另一方面,借力“一带一路”,推动海洋装备技术标准互认。通过举办国际海洋科技博览会、设立海洋创新基金,吸引全球创新要素集聚,共同应对海洋酸化、塑料污染等全球性挑战。同时要集中力量开展技术攻关,突破技术瓶颈,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对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协同攻关。

经略海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唯有以系统性思维重构海洋科技创新范式,才能在深海蓝海中开辟新赛道,将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