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要闻>

2025年“世界水日”开放日活动在北京通州大运河畔举办

2025-04-08 08:44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4日讯(记者杨秀峰)3月22日,2025年“世界水日”开放日活动在北京通州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水科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北京市北运河管理处、北京市通州区水务局联合承办。

中国水科院院长彭静指出,在“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指引下,中国水利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突出体现在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得到持续提升,特别是在推动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方面,以大运河为例,通过统筹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水源,对大运河实施贯通补水,使得这条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在断流百年后连续四年全线水流贯通,重焕新生,是中国践行人水和谐,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生动体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表示,水不仅是人类的生存资源,更是塑造人类文明、促进文化交流、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他高度评价举办世界水日开放日活动的重要意义,强调国际合作在应对全球水挑战中的关键作用,期待各国代表持续推进水教育、水科学、水文化等领域的经验交流与知识共享,加速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涉水目标。

中国水科院河流伦理项目组代表李海红作“河流伦理的中国实践”报告,向与会代表推介《河流伦理建构与中国实践》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报告。《河流伦理建构与中国实践》报告由中国水科院撰写出版,于2024年5月第十届世界水论坛期间全球首发,得到国际社会热烈反响,并持续引领全球河流伦理研究与实践。

活动期间,中外代表纷纷赞赏中国近年来取得的治水成就,分享了各国运河文化与治水实践,畅想全球水合作的未来方向。

“世界水日”为每年3月22日,由联合国于1993年设立,旨在突出水的重要性,倡导水资源可持续管理,2025年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主题为“冰川保护”。3月22日—28日为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在水利部指导下,中国水科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4年3月22日首次发起并主办世界水日开放日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中国水利博物馆举办。2025年度活动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举办,以“人水和谐佑万物,千年运河流新彩”为主题,通过博物馆研学、沙龙研讨、大运河考察,领略古老大运河焕发的时代新风貌,深入探讨如何继承和创新大运河文化内涵。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