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要闻>

水清岸绿,家门口就是“诗和远方”——我国积极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2025-04-08 08:44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你会怎么形容一条清亮亮的河、一泓碧悠悠的湖?

之于大地,它们是灵动的玉带、夺目的珍珠;之于文人墨客,它们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等传诵至今的诗词;之于生活在这片辽阔土地上的人们,它们是儿时与小伙伴玩水嬉戏的记忆,是家门口看不厌说不腻的风景,是旅行时一见倾心的美好。

除了美,今天,越来越多的河湖还多了“幸福”这个形容词。

把江河湖泊打造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是国家“江河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水利部与各地各有关部门一道积极推进幸福河湖建设,越来越多的河湖“呼吸”更加顺畅,风景更加秀美,漾着幸福味儿。

怎么个幸福法?且随记者一探究竟……

河安湖晏 铺就幸福底色

一出门便被闹猛的春讯感染,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大畈乡夏明村村支书陈伟山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壶源江边。沿江骑行道上不时闪过骑行爱好者的身影,道旁的樱花开成了霞。

作为村级河长,陈伟山每天都要沿壶源江走走看看。江边出生、江边长大的他,对这些年壶源江大畈段的变化了然于胸。“十几年前这条河是‘牛奶河’,你想想牛奶的颜色,就知道这条河被污染得有多严重。”陈伟山不自觉地皱起眉头,“当时乡里的水晶工厂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特别细的白色玻璃尘渣夹在污水里排到河里,经年累月,河就成了翻着奶白色泡沫的‘牛奶河’。”

2013年起,浦江铁腕治水,关停全县1.8万家水晶工厂,打响了浙江“五水共治”第一枪。这些年,在水利部门的指导下,大畈乡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实施壶源江流域大畈段综合治理等水利工程。“我带着村民拆除违建、清运垃圾,看着形态各异的堰坝建起来,从前塌陷的河岸成了亲水平台、骑行绿道,堆满废料的河埠头成了观景台,曾经的‘牛奶河’成了靓丽的风景线,特别有成就感!经常碰到来河边散步的村民跟我讲,现在的生活是‘人水和谐’,很幸福!”聊起这些,陈伟山的脸上泛出笑容。

好生态,是幸福河湖的底色。日前,水利部会同财政部等部门制定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意见》,明确到2035年,河湖面貌全面提档升级,“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基本建成。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国家层面,2022年以来,水利部会同财政部在全国遴选62条(个)河湖,实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建设幸福河湖,就是要让清水长流、绿岸成荫、河湖安澜、宜居宜业,为人民群众打造亲近自然、畅享生活的滨水空间。在这里,大家能轻松漫步至河畔湖滨,欣赏‘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明丽景致,感受‘微风燕子斜’的轻柔舒爽,细品‘野旷天低树’的宁静惬意,让良好的河湖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天博官方网站(China)在线/注册/登陆/官网福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硕果,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说。

为了这良好的河湖生态,各地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治污治乱。水利部河湖管理司司长陈东明透露,依托河湖长制平台,水利部指导督促各地累计清理整治侵占破坏江河湖库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四乱”问题28万余个,推动江河湖库面貌实现历史性转变。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各地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排查入河排污口33万余个;开展黑臭水体治理,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80%,国家监管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率达82.3%。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90.4%,较2016年上升22.6个百分点。

水生态修复方面所做的努力也可见可感——长江、黄河稳步恢复生机与活力,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连续4年全线贯通,断流干涸20多年的永定河连续5年全线贯通,海河流域“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状况得到扭转,“华北明珠”白洋淀重绽光彩……越来越多的河湖恢复生命,越来越多的流域重现生机。

文脉不息 写在水上的书读也读不完

湖南省长沙市圭塘河羽燕湖畔的共享图书馆里,市民余悦又带孩子来“打卡”了。“我们周末一有空就来坐坐、看看书,看累了抬头就能看到养眼的湖景,很惬意。”余悦一脸满足。

圭塘河是浏阳河汇入湘江前的最后一条支流,也是长沙最长的城市内河。除了控源截污、生态修复,长沙对圭塘河推进景观提升等工程,使圭塘河畔成为融生态示范、运动休闲、文化艺术等为一体的城市景观。

“沿岸绿化约230公里,修复湿地40公顷、河滨缓冲带44.5千米,我们还推进两岸风光带建设,让浏阳河岸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热门场地。”长沙市水利局河湖管理处处长何璇说。

水清了、河畅了,只是第一步。建设幸福河湖,岸上的风景岂能逊色?除了基本成为“标配”的景观提升工程,各地在弘扬河湖文化上做文章,让水岸交融的风景更有看头。

白墙黛瓦、青石板路、小桥流水……来到浙江绍兴,就一头扎进了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浙东运河(绍兴段)穿城而过,轻轻摇晃的乌篷船仿佛有放慢时间的魔力。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延伸段,浙东运河凝结着古代人民的杰出创造,在中国和世界内河航运史上有着独特地位。行走在这座被运河滋养着的城市,所见的是风景,亦是文化。

比如桥,运河与古桥,相伴相生,八字桥、题扇桥、广宁桥……700余座各式古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比如酒,提起绍兴,很多人一定先想到黄酒,早年间,绍兴黄酒能走向世界,离不开优质的鉴湖水,也离不开运河的水上运输通道。

??记者来到绍兴的黄酒小镇时,正赶上蒙蒙细雨飘洒,小镇的河、小镇的桥在雨雾中别有一番风情。“小镇约有1平方公里的水系,有水道直通浙东运河。现在河清酒香,我们全力挖掘水乡、酒乡、桥乡的历史文化内涵,举办越剧表演、水上婚礼、黄酒嘉年华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人们来感受黄酒文化、感受小镇的活力。”黄酒小镇管委会副主任马亮亮说。

古城里、运河边,仓桥直街上,游人如织。“点个黄酒咖啡尝尝吧”“来杯黄酒奶茶”……一家衍生品主题门店前,几位游客正在点餐。

说到这些创意产品的灵感来源,绍兴绘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市场部主管尉韦媛打开了话匣子。“运河文化为绍兴黄酒的酿造技艺与文化传承铺设了深厚的历史舞台,现在我们针对年轻人的喜好把黄酒文化融入更多创意产品中去,希望游客喝完黄酒咖啡、黄酒奶茶能记住绍兴的黄酒、绍兴的河、绍兴的桥。”尉韦媛笑着说,“很多游客手拿黄酒奶茶在古桥上打卡拍照,还意外带火了附近的宝珠桥呢!”

记者了解到,绍兴充分发挥仓桥直街沿线名人、书法、非遗等文化资源优势,开设非遗形象门店30家,以“老字号”“青年创客”为发力点,打造非遗传承地和文化元素集聚地。

写在水上的书,越千年,读不完……

最是文化润人心,水脉亦文脉。“建设幸福河湖,旨在实现人与河湖的和谐共生。在这一进程中,要以保障水安全为基石,以营造宜居水环境为依托,以维护与修复健康水生态为命脉,以弘扬先进水文化为灵魂,深入挖掘河湖沿线的历史文化、民俗特色及人文精神,多措并举,让河湖成为生生不息的生态纽带,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让自然之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朱程清强调。

点“水”成金 生态好水化为经济活水

春光正好,这几天,夏明村村民陈川经营的营地迎来很多来露营和玩皮划艇、桨板的游客。“我的生活离不开壶源江。”和记者聊天时,陈川打趣道,“以前我经营水晶厂,算是河的破坏者。现在我是受益者,河的生态好了,来的人多了,我就建了这100多亩的营地。现在每年来营地玩的游客超过5万人次,我们也算是周边小有名气的打卡地!”

这是大畈乡幸福河湖建设的生动缩影。陈伟山告诉记者,大畈乡依托“15分钟亲水圈”建设,把各村拧成一股绳,建立了“亲水圈共富联盟”。“政府引导+村民入股”的模式,激发更多村民走上因水致富之路。目前,大畈乡构建了壶源江、双姑源、清溪源三条滨水产业带,形成滨水休闲、乡村文旅、民宿康养三大特色产业,年均吸引游客超210万人次,带动农副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50余万元,助推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全覆盖。

放眼全国,这样点“水”成金的实践比比皆是。朱程清介绍,各地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创新“河湖+”“水利+”经济融合发展模式,构建以河湖为轴线的高质量发展空间,以幸福河湖建设带动产业结构调整,让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更浓、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深圳市茅洲河幸福河湖建设释放15平方公里滨水空间,布局规划小型城市综合体、高校院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区,吸引180多家科技企业进驻;揭阳市依托榕江幸福河湖建设,打造南溪水系旅游精品线路,年吸引游客超70万人,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发展……在系统治水的基础上,广东推动幸福河湖建设与沿线产业布局、交通建设、公共服务衔接,推动滨水产业带、经济带发展,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市、县开展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坚持水岸联动,发展全域旅游。

“我们还加快生态价值转化,比如河源市依托万绿湖的优质水,吸引多家饮用水头部企业落地投资,‘生态好水’加速转化为‘经济活水’。”广东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说。

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后,金山银山如何反哺绿水青山?生态这碗饭怎么吃得长久?

“水生态价值转化需要不断创新。我们正积极探索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的良性循环机制,把转化得来的资金,再投入到持续改善绿水青山当中去,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爱水护水治水积极性。比如绍兴市新昌县推动的‘共富贷’5亿元贷款授信,其中明确4亿元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金华市磐安县南西溪小流域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的同时,要求第三方将年产值10%的资金,用于水源涵养和生态功能维护提升。”浙江省水利厅厅长李锐告诉记者。

绿水逶迤、碧波荡漾、长堤如画、文脉不息、发展向优、人水和谐……河湖,流淌着幸福……

(本报记者 陈晨)

??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