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要闻>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 再生资源行业站上“风口”

2025-03-26 09: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月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提出,要继续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高水平回收循环利用项目建设,推动资源回收利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再生资源行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发展循环经济与落实“两新”政策相互促进、紧密结合。一方面,循环经济不仅赋活了国内庞大的资源消费与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更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另一方面,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更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两新”行动将促进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的良性向好发展。

日前,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再生资源绿色供应链发展概览》显示,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已构筑起一套相对完备且层次清晰的产业链条。当前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在原有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坚实基础上,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篇章,成功构建了涵盖回收、分类、筛选、资源化加工、再利用及销售的全方位、一体化产业生态,产业版图持续扩张。

2024年以来,从顶层设计到配套政策,再到组建“国家队”,我国循环经济产业正从过去的以回收生意为主,发展为具有高科技属性的新产业,加快推动循环经济驶入“快车道”。

2024年8月,《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的要求,这也是中央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

2024年10月,第98家央企、专门从事资源循环利用的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成立,未来将承担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的重要任务。国资委、中国宝武、中国石化、华润集团、中铝集团、中国五矿六家核心央企均已入股。

相关统计显示,2023年度,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品、废旧轮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以及非铅酸废电池(统称“十大品类”)的回收总量逼近3.76亿吨大关,相较于2022年,实现了1.5%的稳健增长。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相关报告预测,未来几年,全球及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围绕工业、社会生活、农业三大领域,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 立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约20%,对农作物秸秆、大宗固废、建筑垃圾、废纸、废钢、有色金属的利用率或使用量作出明确规划,并针对目标部署五大重点工程(包括大宗固废利用工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等)和六大重点行动(包括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提质行动、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专项行动等),提出到2025年,我国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将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中国经济网记者杨秀峰)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