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要闻>

推动新能源产业向“新”而兴

2025-03-06 09:07

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深夜的冀北山林,头顶星光点点。繁星之下,上百个储能电站模块有序排列。远处的升压站和设备室里灯火通明,一场送电并网的操作演练正在进行。

1月25日,全国采用电化学技术路线最大规模储能项目之一——河北集电隆化独立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具备并网条件,为京津冀新能源发展再添一个超级“充电宝”。

从风光互补到储能配套,再到建设智慧运维“最强大脑”,河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交投集团”)所属河北晟德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晟德基建公司”)紧抓战略机遇期,按下建设快进键,助力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

“风光绿电”绘前景

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呈矩阵排列,一台台转动着巨大叶片的白色风机输出清洁电力……在冀北高原,“风光”新能源全面助力能源产业绿色转型。

两个月前,河北交投承德围场德佑200兆瓦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完成受电运行,正式向京津冀地区输送“新绿电”。

“该项目覆盖面积超过7000亩,涵盖61个发电阵列,光伏组件超过36万块,年平均上网电量可达3.2亿度,可满足超过10万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河北晟德基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进说。

过去一年,在河北省平泉市,由河北晟德基建公司承建的海棠河风电场从无到有,一台台大型风机拔地而起,实现了一个个新突破。

刘进介绍,该风电场安装50台单机容量6兆瓦风电机组,每年发电等效利用小时数2234小时,年提供绿电6.7亿度,可节约标煤20.4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4.53万吨。

光伏、风电快速发展,带动制造环节不断升级。特别是围场德佑光伏项目,配套设备全部采用国货,其中8万多块光伏组件就来自河北省企业。

“风电无论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还是从资源储备量来讲,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河北交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国清表示,面向未来,公司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新能源领域探索更多因地制宜推进风光互补新路径。

“电力高速”筑通途

风起风止,日升日落,自然特性形成了风光新能源随机和波动的特征,而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也成为公认的难题。

稳定、安全的“电力高速公路”,使新能源转化成稳定可靠的电能,点亮了北京的灯、照亮了雄安的夜,进入千家万户。

随着承德市“两站一通道”工程有序推进,风光新能源开足马力奔赴京津冀核心用电区。

国网承德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王宏亮告诉记者,2024年承德电网新增新能源并网858.74万千瓦,新增并网量占全市风光发电装机总量的43%。其中,大部分成绿电通过4条500千伏电网通道,直抵唐山,再“分销”至京津。

风光发的电,在负荷低谷时段可能用不完,而在负荷高峰时段又可能不够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河北集电隆化独立储能电站应运而生。

在用电低谷时,用磷酸铁锂电池将富余风光电能储存起来;到了用电高峰,再将储存的电能有效释放,让风光绿电存得住、供得稳、用得好。

今年3月末,河北集电隆化300兆瓦/1200兆瓦时独立储能电站将全部投用,届时能满足承德市近一半新能源储能需求。

承德市高新区晟德大厦1500平方米的场地正在进行升级改造。预计到6月1日,承德地区首个新能源共享集控中心将在此落成,为承德区域内风电、光伏等项目运维配置一个“最强大脑”。

“面对新能源场站大幅接入,传统场站生产运维方式已无法胜任。”刘进告诉记者,承德地区新能源场站均为山地、丘陵场站,环境偏远,数据资源无法实现共享。“新能源共享集控中心建成后,将有效提升新能源场站运维效率。”

新能源共享集控中心能实现集中监视、智能报警、远程控制等功能。届时,“区域远程集控、片区集中运维”不再是幻想,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的场站将遍布承德各地。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