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要闻>

钢铁“黄桷树”扮靓西部地区最大高铁枢纽站

2025-03-06 09:07

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月21日,由中铁建设集团承建的西部地区最大高铁枢纽——重庆东站站房工程开始静态验收,标志着重庆东站站房主体及其配套工程已大面积施工完成。

重庆东站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区东南侧。当日,南岸区大街小巷不少商住户已贴起了窗花对联,年味渐浓。在重庆东站施工现场,科技日报记者看到,仍有工人在进行最后的站房装饰装修工作,扮靓这座西部地区最大高铁枢纽站。

来自河南的幕墙班组油漆工周亚洲参加完班前安全教育,佩戴好防护面罩和安全带,开始驾驶着45米直臂式升降车贴近站房黄桷树型柱。他和工友们的任务是完成站房东侧树型柱最后一道工序——氟碳漆施工。

黄桷树是重庆市的市树。中铁建设集团重庆东站项目装饰总工程师刘沅介绍,重庆东站设计充分提取重庆市地域元素和文化特点,建筑造型以“山水千里、黄桷参天”为构思立意,东西主入口6个遒劲有力的黄桷树型柱错落有致、坚韧挺拔。

周亚洲告诉记者:“我从事油漆工作15年了,参加过雄安站、广州白云站等大型铁路站房建设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如此高大的树型柱面漆施工作业。我们班组从2023年9月份进场开始龙骨安装,已经在这棵树型柱上忙活了1年3个多月。”

记者随周亚洲登上直臂式升降车,离地渐远,站房四周工地上的推车吊机、堆积的板材越来越小。升降车停稳后,周亚洲拿起充气式磨砂板,认真打磨起树型柱内侧找平处的不规则小泡。

“喷漆、找平、打磨,这些工作需要细心。我们一天两班倒,要在30米左右的高空工作近9小时。”周亚洲比划着告诉记者,为了更美观的效果,班组还使用测厚仪、弧形靠尺、灯光照射来观察平整度。

谈到新年祝愿,周亚洲笑着说:“希望重庆东站2025年顺利通车,便利大家出行,也希望我们做的黄桷树型柱让大家记住重庆这座美丽的城市。”

“黄桷树型柱正面呈喇叭口造型,高度最高达41米,是世界首例超高超大多曲面树型柱。”刘沅说,“树型柱外表由近1000块3毫米厚不锈钢板组成。每块钢板形状不一,且为不规则多曲面,施工安装、节点控制难度极大。”

项目团队成立树型柱专项技术攻关小组,创新采取扩大“树冠叶片”面积的方案,成功解决了3毫米厚不锈钢板分缝拼接难点,同时避免了材料胀缩引起的鼓包等问题。为确保树型柱多曲面线型流畅,项目团队建立了三维可视化模型,按模型对每一块不锈钢板进行定制化生产和编号,实现钢板安装精度控制在2毫米以内。

走进站房内部,候车大厅天窗造型宛若长江与嘉陵江两江汇流及水纹交织的画面,寓意该枢纽连接千里山水,广阔通达。中铁建设集团重庆东站项目执行经理江志远介绍,候车大厅天窗选用高效隔热玻璃,可适应“火炉”城市炎热环境;室外天窗则采用新型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双层单腔膜结构材料,该材料质轻、透光率高,可有效为树型柱支撑“减负”,并降低夜间灯光成本。

“春节前后是站房静态验收的关键时期。我虽然也想与家人团圆,但留在项目组盯着才放心,也能让其他工人安心回家过年。”连续3个春节期间值班的江志远说。

重庆东站枢纽总建筑面积约123万平方米,站场规模15台29线,预计于今年6月左右建成投用。重庆东站将与重庆站、重庆西站、重庆北站共同构成重庆主城区“四主”客运站,对进一步完善重庆“米”字形高铁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