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要闻>

20个企业项目入选《能源转型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案例》

2025-02-28 13:56

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记者1月9日获悉,能源转型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名录授牌及研讨会日前在湖北神农架林区举行,包括“打造光储一体微电网,为金丝猴筑牢保护屏障”在内的20个中国能源企业项目,入选《能源转型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案例》(以下简称《案例》)。这意味着中国推动能源气候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进程不断加快。

在神农架林区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周边的森林里,神农架金丝猴群正在嬉戏、觅食。基地展示区、生活区建筑现有屋顶上,铺设了光伏瓦,建成柔性微电网,并配备储能系统。国网神农架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彭迎说,“打造光储一体微电网 为金丝猴筑牢保护屏障”项目通过绿电和环境友好的柔性微电网等,既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又保障了气候环境监测仪、安全防护电子围栏等“不可中断负荷”的电力供应。公司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电网建设运营全过程,项目竣工后,在塔基、边坡等周边种植当地乡土植物,恢复生态功能。

“数字化手段助力鸟类保护 促进电网与生物和谐共生”项目也入选了《案例》。记者了解到,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自主研发“鸟类物种信息检索数据库”,绘制输电线路鸟类隐患分布图,提前预判鸟类活动的时间与地段,为东方白鹳、黑领椋鸟等受保护鸟类提供繁衍栖息场所,有效解决鸟类活动对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影响问题。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说,合作组织首次提出能源转型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是希望能改变基于化石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极大减缓、消除煤油气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此次活动除发布《案例》外,还为进入首批“能源转型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名录”的4个项目挂牌。

据介绍,合作组织是中国发起成立的首个能源领域国际组织,具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发展组织咨商地位和生物多样性大会观察员身份。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