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要闻>

道莅智远研发自主控制系统 为风机装上智能大脑

2025-02-27 09:04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气温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的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道莅智远科技(青岛)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一风电场进行主控系统升级替换。即便是面临这样的严寒天气,道莅智远研发的控制器产品仍显示出极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双鸭山市风电场近50台机组全部使用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主控系统设备、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能量管理平台系统以及辅助控制设备,发电量更趋平稳,现场故障处理效率大幅提升,人工运维成本有所降低。”道莅智远项目经理曹津瑜介绍。

位于青岛高新区的道莅智远,主要研发面向工业领域的智能控制设备。2022年,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23年,获得工信部工控中国颁发的“ICSC创新企业”奖项;2024年,公司完成国内首个单体最大的风电场主控改造项目。

主控系统是风电产业中的关键一环,但国内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2020年8月,道莅智远创始人隋振利在几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开始进行控制系统的研发。他率领研发团队日夜奋战,四处找寻资料,摸索创建科研体系。“没有先例就自己钻研,没有产品就自己开发。我们团队对不同形态、不同品牌的十余种控制器进行拆机试验,在借鉴中自主开发,在试错中创新迭代。”隋振利说。经过不断尝试,2021年10月,道莅智远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主控系统的风电机组样机成功并入国家电网。

“自主智能控制系统是我们的核心产品,主要应用在风电新能源领域,是安装在风电机内部的核心控制部件,堪称风电机组的‘大脑’,承担着调节机组运行状态、提高发电效率和保障设备安全的多重任务。”隋振利说,在道莅智远研发的“云边端”一体化自主智能控制系统中,主控硬件被安装在风电机组内部,监控平台则位于云端,监控人员在场站的数字化平台上可以掌握每台风机的运行情况。

道莅智远新能源事业部部长王衍飞介绍,公司研发的自主智能控制器和服务器,搭配主控系统和自主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风速、风向及机组运行参数,精确控制偏航系统,确保风轮对准风向捕获最大风能。同时,公司利用先进的风电控制算法对变桨距和变流器进行控制,并及时作出调整,保护机组免受过大风的损害,使机组在最佳叶尖速比下运行,即便在电网波动下也可以稳定运行,从而实现最大功率输出。

道莅智远不断深化对智能控制系统的科研攻关,推动数字智能技术与电力系统的高效融合。

2024年,公司与大唐可再生能源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实施完成风电机组电控系统替代项目。在该项目中,公司创新采用“核辅分离,核控优先”的软件架构理念,研发支持实时系统(核心控制)和通用系统(智能控制)新型架构的风电控制系统,风电机组故障率较以前降低50%左右,发电利用小时同比提升近9%,有效提升了风电机组发电能力和设备稳定性。相较改造前,改造机组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故障损失电量、设备可利用率等关键指标得到显著优化,提质增效成果显著。

据统计,道莅智远2023年营业收入达3000万元左右,合同额达5000万元左右,合同额较2022年增长近一倍。2024年,公司订单超8000万元,其中风电业务订单超5000万元。

目前,道莅智远已和多家头部能源企业与头部风电主机厂家展开战略及业务合作,并尝试将风电控制的核心技术运用到煤炭、石化等更广泛的领域,以期提升国内工业控制的先进性。“作为工业控制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公司在强化技术创新和产品体系建设外,更有责任完善工控生态圈建设。我们将结合青岛市高质量发展要求,打造全链条的能源控制自主化生态,争做工控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隋振利说。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