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要闻>

中国光伏助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

2025-02-26 09:2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来,中国库布其沙漠中的光伏设备引发外媒关注。韩国《中央日报》近日刊文称,浩瀚的沙漠上铺展着蓝色的光伏板,这是中国库布其沙漠中建设的“骏马电站”。近20万块光伏板组成了一个马的形状,象征着中国在奔向清洁能源大国道路上的努力。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24年12月30日公开了拍摄于中国库布其沙漠的光伏电站的卫星图像。NASA表示,库布其沙漠曾因全是沙粒且几乎没有生命而被称为“死亡之海”,但近年来光伏板的迅速增加,使这里转变为光伏发电的“潜力之海”。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外媒关注到,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助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中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安装光伏发电设备

美联社刊文称,施梅(音)和丈夫在中国山东省从事玉米和小米种植。2021年,他们通过投资太阳能实现了收入多样化——他们签订了一份合约,在自家屋顶安装了约40块太阳能电池板,向电网供电。现在,这对夫妇家的光伏板通过发电得到相应的报酬。报道称,中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安装光伏发电设备,拥有在2025年实现电力行业碳排放达峰的巨大潜力。

俄新社网站刊文称,中国正在积极转向可再生能源。2024年7月,通过启用新的风能和光伏发电设备,中国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06亿千瓦,实现了原先预计2030年才能达成的目标。文章援引俄罗斯国家能源安全基金会副主席阿列克谢·格里瓦奇的话说:“中国正在成为生产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备的世界领导者。”

中国光伏发电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新增并网1.61亿千瓦,同比增长24.8%。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7亿千瓦,同比增长48.4%。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发电量63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5%。

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称,中国计划至2030年,在黄河南岸、库布其沙漠北缘,用光伏板筑起一道长约400公里、平均宽约5公里的“蓝色防沙区”。

外媒关注到,中国光伏产业积极布局国际市场,为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日前报道,中国光伏产业正在巴基斯坦蓬勃发展。随着巴基斯坦消费者对在住宅和商业地产中安装太阳能系统表现出浓厚兴趣,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及其关键部件正涌入巴基斯坦,后者成为全球第六大太阳能市场。报道称,自2021年起,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了价值约41亿美元的光伏产品,为住宅、工业、商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太阳能发电能力,显示出巴基斯坦民众对太阳能的偏好程度。

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报道称,中企在拉美绿色领域的投资广泛。一方面,中国国家电网、中国三峡集团等大企业在水电、太阳能和风能领域的基建投资,正悄然推动区域能源转型;另一方面,电动车、光伏板等消费品在海外市场普及,也提升了中国绿色科技在当地的能见度。例如,自2021年起,中国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与巴西一家非营利组织合作,为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提供光伏科技,借助太阳能降低供电成本。

中国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推动成本降低带来的红利

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重要原因之一。韩国《中央日报》刊文称,在沙漠中兴建大规模光伏发电基地是中国政府可再生能源扩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在沙漠中构筑“光伏长城”也是为了应对沙漠化。光伏板不仅能够生产电力,还能防止沙丘移动,减缓风速,从而抑制沙漠化。

在政策支持下,中国企业不断加大对光伏产业投资,推动了中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俄新社文章称,为了服务间歇性的光伏和风力发电,必须建设更强大的输电线路和储能设施。为了提高电网可靠性,中国国家电网公司2024年电网投资将完成6000亿元,同比增加约13%。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表示,预计2024年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占比将超过40%。这些发电设施的装机容量现在已经超过燃煤电厂。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报道分析称,中国光伏产业跨越式发展背后,是中国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推动成本降低带来的红利。当前,中国越来越多公司在国内生产制造光伏的主要原材料及零部件,然后将其运送到海外工厂进行组装。未来,中国还将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

总部位于阿联酋阿布扎比的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统计2024》报告指出,过去10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

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离不开中国的光伏产业

挪威船级社发布报告《2024年中国能源转型展望》称,得益于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以及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到2050年,中国的光伏发电量将达到5.5太瓦,将占发电量的38%。

德国《莱茵邮报》指出,拥有巨大效益和成本优势的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旗舰。彭博社也称,中国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光伏市场,主导着全球光伏供应链。

据彭博社网站报道,纳米比亚电力公司与中国企业签署协议,计划建设该国最大的光伏电站。纳米比亚电力公司2024年9月9日在一份声明中说,中国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和正泰新能源开发(浙江)有限公司将联合建设装机容量为100兆瓦的罗什皮纳太阳能光伏电站,预计该项目将有助于纳米比亚在电力供应方面实现自给自足。

国际能源署发布报告称,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指出,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持,显著提升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可及性,降低了全球使用绿色技术的成本。

法国《回声报》刊文称,中国的绿色政策推动了世界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一些进展。随着中国制造商扩大产能并利用规模优势,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在10年内持续下降,其中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了80%,海上风电下降了73%,陆上风电下降了57%。正是这些进展支撑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持续增长的乐观情绪。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