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要闻>

中国光伏业去年“反内卷”成效初显

2025-02-25 09:05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SMM(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月7日下午发布的研报显示,1月6日,国内硅片企业报价再度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其中,部分头部企业的N183型硅片报价为1.18元/片,210RN型硅片报价为1.35元/片,210N型硅片报价为1.55元/片。这三个型号的硅片较1月4日的最高报价1.15元/片、1.25元/片、1.45元/片均出现了明显的上涨。与此同时,多晶硅方面也出现了部分企业报价上涨的现象。

在业内看来,这是行业“反内卷”效果的初步显现。

刚刚过去的2024年对光伏行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也是“反内卷”的一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等组织纷纷发声并多次采取有力行动“反内卷”,如确定组件最低限价标准,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等。

“为了破除‘内卷式’恶性竞争,光伏行业协会和相关部门不断出台相应举措,不少光伏企业也纷纷通过技术进步,减产控产等举措,积极探索穿越行业周期的办法。这也是光伏行业2024年的一个主要基调。”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展望2025年,在产能出清、技术迭代革新、政策推动、行业自律以及市场化改革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光伏行业有望逐步回归到良性发展轨道。

行业加速去产能

近两年,光伏产业链经历了高速扩张,从上游的硅料供应到下游的组件生产,各个环节产能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北京索比咨询有限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硅片产能或超过1000GW、电池产能或超过850GW、组件产能或超过750GW。但根据多方预测,2024年全球市场新增装机很难超过500GW。

“这意味着,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均远超市场需求,这种迅猛的发展带来了行业供需的失衡,进而引发了价格波动和市场竞争加剧。”西安工程大学产业发展和投资研究中心主任王铁山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针对这一情况,行业协会和不少企业相继呼吁行业回归理性竞争。例如,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此前表示,中国光伏行业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强化行业自律,不进行低于成本的恶性价格竞争。

据了解,在最近的三个月里,光伏行业先后出现了三次有关行业自律的会议。2024年10月14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牵头,16家光伏企业在上海举行了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在这场会议上,各位企业家及代表就“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并达成共识。

2024年11月22日,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组织的“光伏行业对外贸易企业自律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此外,在2024年12月5日的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王世江表示,电子信息司正紧密联合相关部门,加强与行业协会及企业的沟通协作,全力围绕推动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秩序以及强化标准引领等核心任务开展系列工作,多管齐下,助力光伏行业破局突围。

2024年12月份,为了破除“内卷式”恶性竞争,有两家硅料企业宣布将进行有序减产控产。

硅料巨头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科技”)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坚决支持行业自律,有生产计划变动会及时公告。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一直在积极推动行业自律,也会尽全力配合光伏行业协会及商会的工作。

在屈放看来,预计随着近期头部硅料企业提出并实施减产或部分停产的举措,行业被动去产能的速度将会加快。

同时,国家层面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改善光伏行业供需关系。例如,2024年11月份,工信部印发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明确,通过提高技术指标要求、加强质量管控、提升项目资本金比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绿色制造等关键举措,积极规范行业秩序,倒逼落后产能加快退出,减少行业“内卷”。

“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全行业低负荷调整,对光伏行业去产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去产能的持续加速,行业内供需矛盾有望得到缓解,企业盈利状况也将得到修复。”屈放说。

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

除了减产控产,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光伏企业想要更好地穿越周期,回归高质量发展之路,还需坚持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光伏事业是长期主义的事业,是一场真正的“马拉松”,只有新技术、新产品才能走进新的繁荣周期。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曹仁贤表示,光伏行业首先要坚持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及营销创新力度,提升行业竞争力与技术水平。其次要加强产业优化布局,理性规划产能。

而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研发降本增效新技术和探索新赛道正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选择。

以协鑫科技为例,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的颗粒硅产品平均现金成本已低至33.18元/公斤,领先于行业。

据悉,颗粒硅由硅烷流化床法制成,与棒状硅相比,颗粒硅体积小、有更高的晶体质量。制备流程法相比而言更加简单,制备效率高。近两年,作为多晶硅产业中生产工艺能耗更低的产品,颗粒硅产品的市场扩张速度也在逐步加快。

“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颗粒硅的成本优势更加明显,其生产企业也有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屈放说。

“目前,公司各颗粒硅生产基地仍在持续刷新成本数据。”协鑫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面积技改为未来成本大幅优化赢得了更大的空间,预计可实现颗粒硅产品的现金成本低至30元/公斤以内。

在硅片环节,隆基绿能在2024年2月份发布了泰睿光伏硅片产品。该产品可实现较窄电阻率分布,提高下游光伏电池效率,减少光伏组件端明暗片现象,同时还可以解决困扰硅片行业产品分档多的难题。

此外,隆基绿能和上海爱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持续加大对BC技术的投入,意图通过加码新技术来穿越周期。

2024年12月26日,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集成”)发布基于BC技术的GPC2.0高效组件。据了解,截至2024年12月份,协鑫集成推出的GPC2.0电池效率已突破27.1%,且具备明显的后发优势,公司预计在2025年第二季度推出GPC3.0产品,效率将高达27.4%以上。未来,公司将根据效率爬坡情况有规划地释放产能。

“从目前订单情况来看,公司现有的BC产品产能严重不足,公司正在加速布局。”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的BC产品产能在2025年开始爬坡,按照规划,预计到2025年底将形成约50GW的HPBC2.0电池产能,“BC降本路径清晰并正在加速,预计未来其展现的降本效果会越来越强。”

集邦咨询顾问(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邦咨询”)发布研报称,2024年N型技术产品迅速放量,带动终端需求快速切换,预计各类技术产品将在电池结构迭代与金属化成本下降中寻求最佳平衡,并不断推动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

“预计随着政策的积极引导、市场化出清机制的形成、供需格局的改善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光伏产业有望加速回归高质量发展。”王铁山说。

另据集邦咨询预计,2025年,国内硅料、组件产能将进入扩张停滞期,硅片、电池片环节将步入平台期,而海外新建光伏产能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产业链供需格局将悄然生变,各环节供给侧改革将持续优化,推动市场供需逐渐形成动态平衡。与此同时,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将持续推动行业洗牌,助力光伏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