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要闻>

海上“风光”别样好

2025-02-20 08:55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年来,山东青岛市以场景应用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发展海洋新能源产业。目前,青岛已形成海上光伏、海上风电等多个应用场景,培育了众多相关科技并吸引了产业资源的集聚。青岛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占全市装机总量比重突破60%,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30%。

布局海洋新能源基础设施项目,是利用海洋能源的关键一步。中电建海上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102亿元,规划建设115万千瓦桩基式光伏发电项目,并引进光伏组件、系统集成、储能、新能源研发等新能源产业链项目。

海洋科研是海洋新能源发展的支撑。中国能建海洋能源研究院联合中国海洋大学李华军院士团队,成立了绿色智能海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旨在推动海洋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

青岛已成为海洋新能源“大国重器”的重要制造基地。今年10月,国内综合性最强的第四代海上风电施工平台“港航平5”出港;9月,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套抗浪型漂浮式光伏平台“黄海一号”出港;6月,国内新一代自升自航式一体化海上风电安装船“蓝鲲01”驶出……不到半年时间,3台重量级新能源海工装备从青岛交付。

青岛积极培育优势企业“强链、补链”,即墨区的青岛汉缆、宝鉴科技等企业已初步构建起“海上风光”产业链条。青岛宝鉴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主要的风电传动系统生产商,产品远销海外。青岛汉缆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专门生产海缆产品,已成为北方最大的海底电缆生产商。

专业园区是青岛打造“海上风光”产业的重要载体。即墨区正在规划建设新能源装备产业园,聚焦海上风电产业链,打造青岛的海洋新能源产业高地。即墨区区长孙杰介绍,该区正以申报丁字湾省级战略为契机,推进新能源装备产业园规划建设,打造新能源产业新高地。

“青岛将面向大海,追光揽风,推动海洋能源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探索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更多可能性。”青岛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卞成说。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