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要闻>

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

2025-02-14 08:53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获悉,为加快构建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体制机制,我国将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稳妥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合理保障新能源收益。建立适应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和智能微电网广泛参与的市场机制,提升配电网新能源承载力。推动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制度,促进绿证市场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2024年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发电总装机约33.2亿千瓦,发电量1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亿千瓦以上,占新增装机的85%以上;风电光伏总装机13.5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气候雄心峰会上的承诺。

能源保供方面,充分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保障作用,持续推动油气增储上产,能源供应总体稳定。全年全国煤炭产量约47.6亿吨。近期全国统调电厂存煤2亿吨以上,可用天数超过30天,迎峰度冬电煤供应充足。全国原油产量连续6年回升,天然气产量连续8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

同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成效。风电光伏跃升发展。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第一批基本建成投产。推进“三北”荒漠化防治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全国风电装机约5.1亿千瓦、光伏装机约8.4亿千瓦,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充电基础设施累计建成超过1200万台,95%以上高速公路服务区具备充电能力。

核电在运在建规模升至世界第一。“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国和一号”示范工程1号机组并网发电。核电安全运行业绩继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江苏徐圩等5个项目、11台机组获得核准,全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102台、装机1.13亿千瓦,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核电大国。

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出台行动方案,实施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等九大专项行动,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累计建成新型储能超过6000万千瓦,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不断涌现,调度运用持续增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能源工作意义重大。电力体制改革方面,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表示,将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进一步完善“1+N”基础规则体系,推动电力中长期市场连续运营,力争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推动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推进省级电力市场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长三角等与国家重大战略相适应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机制,推动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开展长周期不间断结算试运行。

风电光伏开发利用方面,将出台促进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第二批、第三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海上风电。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抓好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统筹新能源发展、合理利用率和系统调节能力,着力促进新能源高质量消纳。全年新增风电光伏装机2亿千瓦左右,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超过11亿吨标煤。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核准建设一批重点电力互济工程,积极推动蒙西至京津冀、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甘肃巴丹吉林沙漠基地送电四川、南疆送电川渝等输电通道核准开工。实施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新一代煤电升级等专项行动,推进构网型技术、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算电协同等新技术新模式试点。加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和调度运用。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试点应用。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