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要闻>

灵山港蜕变记:从问题河流到幸福河湖

2025-01-20 09:56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灵山港是浙江省龙游县人民的母亲河。曾经,沿岸水环境问题突出,防洪排涝能力相对薄弱、河湖管护能力落后、水资源助力产业发展动力不足。龙游县以2022年水利部首批幸福河湖建设试点为契机,深入推进河湖生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2024年,灵山港以全国第一的评估结果通过水利部复核验收,被评为浙江省“最美家乡河”。

龙游县以流域为治理单元,打破地域界限,与遂昌、衢江、兰溪等地携手,构建起跨区域联防联动机制。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灵山港的防洪达标率跃升至100%,更通过整合18项水域监管事项,实现了河湖问题的高效处置与闭环管理。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龙游县以“山区性河流幸福河湖指数”为科学指引,探索出一套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为幸福河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龙游模式”。

与此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长廊绘就生态画卷。在生态修复方面,龙游县将灵山港全流域视为一个整体,纳入生态修复先行区。通过岸线保护、绿色长廊建设等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同时,定期的增殖放流活动让出境水质由III类提升至II类,流域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也大幅增加。龙游县还巧妙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出骑行、垂钓、露营等亲水圈产品,为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水利公共服务,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龙游县深知,要实现幸福河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挖掘水资源的价值优势,推动产业升级。他们深入挖掘灵山豆腐、庙下酒等传统产业的文化内涵,同时补齐水产业深加工链条,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更为创新的是,龙游县积极培植龙和氢水鱼“数字渔场”、龙游黄茶等新兴产业,并成功吸引“伊利乳业”、“维达纸业”等知名企业入驻,实现了水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华丽转化。2023年,灵山港流域累计吸引游客约200万人次,旅游收入约18亿元。

近年来,龙游县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幸福河湖惠人民”的价值取向,以灵山港国家级幸福河湖试点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全域建设幸福河湖,聚变革重塑之力、走生态富民之路。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