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要闻>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沿线见闻

2025-01-14 09:48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今年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统计显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超760亿立方米,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记者近日行走工程沿线,随着蜿蜒北上的碧水,感受工程带来的深刻改变。

锐意向新:创新助力调水更便捷

江苏扬州,南水北调东线宝应泵站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第一个开工、第一个完工、第一个发挥工程效益的泵站。

在这里,水利工程精细化高质量管理逐步推进,工程感知和数字孪生系统渐渐成形;用于调水的水泵部件逐步实现国产化升级,设备运转精度提升,构成却更加简洁,易于保养维护。

这是向新笃行后的飞跃:宝应泵站值班人员由每班12人减至6人,人数虽然减少,但设备维护保养成效却显著提升,全站调水能耗大幅下降。

“‘远程集控、少人值守’,这八个字能概括我们近年来的努力,也是我们后续创新的方向。”宝应泵站站长刘钊说。

创新,有一域之突破,更有全局之跃升。

首都北京,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总调度中心大屏幕数字跃动,沿线各分水口门的供水数据实时显示。借助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1.0系统,调度人员可突破空间限制,进行实时水量调度,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点点鼠标,调水‘前线’即可不依赖人力执行指令。”总调度中心副主任李景刚告诉记者,在应对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过程中,该系统使一线应急处置措施更为有效。

生态提色:工程扮靓大美黄淮海

离开山东济南城区,车行东北方向一个多小时,记者来到东湖水库。这里承担着南水北调东线分配给济南、滨州、淄博等城市用水的调蓄任务。

站在库边远眺,烟波浩渺、水鸟翔集。水库管理处主任裴亮告诉记者,通过合理的水量调度和管理,水库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成为各种水鸟理想的栖息地。通过“放鱼养水”的举措,藻类过度生长得以有效控制,水域生态活力显著增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效益助力经济业态新发展。

京杭大运河,古时贯穿中国南北的水利大动脉。她流经河北沧州,塑造出一座漕运重镇。

而今,京杭大运河已成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大运河水质改善,沧州着力恢复生态,开发出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沧州园博园等多个文化地标,串联起文旅、研学等新业态,周边农业产业加速发展,“大运河文化”的招牌越擦越亮。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向京杭大运河补水5.71亿立方米,输水沿线监测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造福百姓:南水流入万千百姓家

沧州泊头市前八尺高村,浓缩着南水北调带来的百姓用水巨变。

历史上,沧州的地下水含氟量高、苦咸,喝久了牙会变黄变黑,骨质会疏松。更何况,华北平原本就是缺水地区。曾经为了从土井里抢一缸不那么浑浊的水,村民们四五点钟就要起床,去晚了井就被舀干了。

2020年底,前八尺高村家家户户通上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水质指标与大城市持平。自来水替代了高氟水,子孙后代就此告别水中的苦咸滋味,生活越来越甜。

南水北调的显著效益,正在进入受水区千家万户。

河南宝丰,南水酿出更香的小米醋,产业兴旺、居民增收;受益于水质改善,天津的汽车玻璃厂供水量连上台阶,产能充分释放……据统计,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直接受益人口达1.85亿人,推动了受水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湖北保康,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引江补汉工程建设正酣。工程将联通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进一步打通长江向北方输水通道,形成更发达的水网格局。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