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要闻>

“山水工程”生态修复面积超1亿亩

2024-06-21 08:5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记者22日从自然资源部和山东省政府在山东临沂举办的“世界地球日”主场活动上获悉,2016年中国启动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简称“山水工程”),已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

“山水工程”分布在“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格局范围内,涉及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青藏高原等。“十三五”以来,中国完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修复面积超过450万亩。

记者在活动现场获悉,中国提出并实施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实现了对重要自然资源、生态空间、珍稀濒危物种和栖息地的大规模、整体性保护。

近年来,山东省统筹推进全要素“山水工程”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例如,沂蒙山区域山水工程投资55亿元,一盘棋谋划53个工程项目,生态修复总面积4090平方公里,区域生态本底得到系统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步提升。”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赵晓晖说,山东深入推进 “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共整治修复岸线110公里、滨海湿地7600公顷。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