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要闻>

年轻人追捧二手商品 市场潜力超万亿

2024-06-20 09:17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选购新品的同时不拒绝高品质二手货、家中闲置物品不再丢弃而是选择转卖……近年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从旧衣旧书到家具箱包,二手商品交易模式渐受追捧,让本该“废弃”的旧物被循环共享。

数据显示,作为绿色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二手闲置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用户规模数亿,闲置经济市场潜力巨大。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为闲置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买卖闲置”成年轻人生活新方式

家住北京海淀区的张女士租房合同临近到期,计划搬家的她最近把家中无法带走的冰箱、洗衣机等大件产品都挂在了二手商品交易电商平台上。此前,她一直有买卖闲置物品的习惯,是多个平台的会员用户。

“在我看来,买卖二手产品是一种勤俭节约和绿色低碳的生活态度,这些产品质量过关、价格相对低廉,更符合我的生活需求。”张女士说。

不仅是张女士,随着观念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可了这种绿色环保的消费、生活新方式。《中国电子商务绿色发展报告》显示,“90后”和“00后”对“绿色消费”的理解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分别达70%和79%。

我国最大的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之一闲鱼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闲鱼日均交易额已突破10亿,过去一年,每天都有400万件闲置物品在闲鱼上发布。从用户“画像”看,“95后”用户占比43%,“00后”占比22%。2023年,闲鱼“95后”用户人均赚了2700元,年轻人在二手交易中解锁了“致富密码”。

天津市二次方二手商品流通电商产业园是一家以二手商品为载体的电商产业园,每逢举办活动,这里总挤满了前来“淘宝”和“捡漏儿”的人。产业园负责人陈文龙介绍,当前二手商品交易市场中,18至35岁高频消费用户占比达74%,是参与闲置经济的主要人群。“近年来在年轻人群体中还衍生出了‘闲置文化’,为消费注入了新活力。”陈文龙说。

年轻人消费方式的转变带火了闲置经济。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等发布的《2021中国闲置二手交易碳减排报告》显示,闲置物品交易范围覆盖了几乎所有消费品品类,中国二手闲置物品交易规模在2020年时已突破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超3万亿元。

“园区自成立以来,已吸引213家企业注册经营。2023年,园区营业额约4.2亿元,纳税1200余万元。”陈文龙说,二手商品交易市场仍处于快速上升期,年轻人的消费潜力正被不断激发。

门槛低维权难 想“淘好物”不容易

天津的黄女士最近在网上购买了一个闲置挎包,收到货后发现商品与卖家在网络平台上挂出的商品不一致,和店家协商退款,对方却以“不支持退货”为由拒绝,让黄女士气愤不已。

记者在一家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上看到,点开物品交易界面就能看到交易须知,提示消费者“买前了解退货规则”,其中明确“发货后不支持无理由退”。记者调研了解到,这一规定并非个例。由于二手商品难以界定且行业门槛较低,许多二手商品交易平台和卖家都不支持无理由退货,客观上提升了消费者维权难度。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假货”的投诉高达21.8万条,其中不乏二手商品。在已完成的投诉中,一位消费者称在某平台购买了二手奢侈品包,到多个平台鉴定均为假包,发给商家后,被告知不权威需送去国检。消费者结果花了310元进行国检确定为假后,商家又让寄回商品再送检。

不仅是个人买家,一些二手商品交易企业也饱受“假货”困扰。唐山如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赵杰表示,二手交易市场大多是个人交易,特别是二手奢侈品交易领域假货仿品多、监管难度大,企业收购的二手商品假货率在千分之五左右,每年因此造成的货值损失达十多万元。

新兴产业亟待规范壮大

业内人士表示,闲置经济作为新生事物,仍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建议通过创新机制填补政策空白、健全回收体系、探索进出口新路径等举措,不断规范壮大闲置消费市场。

“对许多二手商品交易企业来说,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交易的合规性。”陈文龙介绍,二手商品交易企业交易的上家是大量散户,客观上难以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但销售时需要逐笔开票,由此造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案件时有发生。“园区在天津市有关部门支持下,通过自主开发二手商品流通系统等方式解决了相关难题,但在许多地区这一问题仍困扰着二手商品交易企业。”陈文龙说。

多位专家及业内人士建议,探索有效机制填补政策空白,助力行业健康发展。万物新生(爱回收)集团公关部负责人哈昊天认为,相关部门应根据二手行业特性优化相关发票、税收政策,或通过有效凭证进行真实成本抵扣,让更多商家积极合规缴税,助力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刘锐在议案中提出,完善二手商品交易的标准体系,使二手商品在质检、定价、交易、售后等方面的流程更加规范,提高二手商品交易效率,努力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南开大学循环经济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军锋建议,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政策保障,对于手机等电子产品“消密”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提升消费者参与闲置交易的积极性。

对于进一步激发二手商品跨境交易市场潜力,王军锋建议,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可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在实践中完善解决产业规范、知识产权判定等问题,探索二手闲置商品的进出口新路径,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双循环”注入新动力。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