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要闻>

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刻不容缓

2024-05-16 09:52

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发布的评估报告显示,全球温升预计在2021年至2040年内达到1.5℃。

报告指出,自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发布以来,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法律不断增多,但实施效果仍然存在差距,在当前的执行速度下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

3月23日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该主题旨在呼吁全社会采取紧急行动,以积极应对不断变暖的地球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主任王国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气候系统越来越逼近临界点

“总体来说,地球得到太阳的短波辐射后,释放出长波辐射。当能量收支达到平衡时,地球气候就处于稳定状态。而这一平衡一旦被打破,气候就会出现异常。”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科说。

魏科介绍,随着全球温度持续升高,气候系统越来越逼近临界点。一旦突破气候临界点,就会快速产生剧烈的变化。

以高纬度永久冻土层消融为例,俄罗斯、加拿大、北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年冻土层内封存了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同等质量的甲烷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

一旦地球温度升高,寒冷地区冻土融化,就会导致原被封存的甲烷释放进入大气,引起更强的温室效应。

当一个临界点被突破后,可能会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推动地球气候系统倒向另外一个临界点,放大气候变化的影响,从而导致气候、人类和生物系统发生大规模灾难,甚至是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由于这些可成为临界点的系统自身规模宏大,要阻止“多米诺骨牌”倒下异常困难。

“我们正面临一个巨大的未知,好比站在山顶,周围一片迷雾,知道前面一定有悬崖、深渊,但不知道它具体在哪里。当前这个‘悬崖’就是科学家估算的‘升温1.5℃’,这就是临界点的概念,升温继续突破临界点后,将产生无法逆转的影响。”魏科说。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表示,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暖及其关联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已经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危害。

在2021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中,位列第一的风险就是气候行动失败。“气候危机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威胁,而且这种威胁几乎关联到所有的危机。”张人禾说。

在未来地球国际合作综合风险防范计划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叶谦看来,正在发生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同时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延续产生深刻影响。

叶谦介绍,咖啡作物的生长需要在19℃到25℃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过高会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树木枯萎。全球变暖引发的长期干旱,会造成咖啡浆果出现疾病。

此外,茶的品质与气候条件也密切相关。降水充沛、分布均匀是茶树生长的基本气候条件,虽然茶树经过人工栽培后,适应范围远远超过了原始生长地区,但长期干旱仍会导致茶叶产量偏低。气候变暖使我国茶叶种植纬度向北移动,茶叶种植区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扩展。我国茶叶的采摘期也有所提前,以前清明节前后才能品尝到的新茶,现在春节就“露脸”了。

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亟待加强

“实施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最能体现‘气候行动最前线’。”王国复说。

何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王国复介绍,这是对气象灾害事件进行立体多维的客观化、定量化预测,并从风险对服务对象产生影响的角度出发进行前瞻性管理,而非只聚焦气象灾害事件的某个单点。

王国复认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重点在灾害发生前的预防,并且注重长期控制和管理,从摸清灾害发生的客观规律到识别灾害风险区域、评估灾害风险水平,再到管理并降低灾害发生的影响,进而形成闭环。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董全强调,对于公众而言,近年来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常常呈现突发、强发、频发的特点,极端天气“出道即巅峰”的特点越来越强烈。他建议,公众应加强对气象预警信息的了解,懂得不同预警的意义和可能的影响。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